5月18日,第46個“國際博物館日”的主題是“博物館的力量”,市博物館組織了豐富多彩的線上線下惠民活動,讓市民紛紛點贊稱“好給力”!
公益鑒寶受熱捧
上午,不少收藏愛好者一大早便帶著“寶物”慕名而來,省文物鑒定站謝海山、張亮、丁新義3名專家在“南粵鑒真公益行——河源站”現(xiàn)場為他們鑒定文物,提供專業(yè)咨詢,累計鑒定書畫36件、陶瓷105件、雜項167件。
免費開放人氣旺
河源恐龍博物館免費開放,可通過現(xiàn)場實名和“粵游玩”小程序預約3000個免費名額,贏得不少“博粉”火速“守機搶額”。當天,共免費接待游客千余人次。
系列展覽好過癮
市博物館二樓開展不到一周的《風物永恒——王恒馮杰伉儷捐贈文物精品展》,展出了類別多樣、器型精美的文物珍品,讓游客大呼過癮。此外,《偉大領袖——毛澤東像章收藏精品展》等專題展覽也吸引大量游客賞鑒。
現(xiàn)場直播太火爆
上午10時,“五館聯(lián)動—云游博物館”新媒體直播活動正式開始,網(wǎng)友跟隨主持人和講解員的腳步,線上感受河源恐龍博物館的魅力,共有22.7萬人次線上觀看。
客家方言一起學
當天下午,“客家方言進校園活動”在源城區(qū)下城小學舉行,可愛的孩子們通過活動學習講好客家話,探索客家文化和方言之美。
宣教活動情意濃
作為國際博物館日系列活動,市博物館還在早前組織了“防災減災主題科普課堂”進校園、“巧手繪扇子DIY藝術創(chuàng)作”博趣手工、“博物館的力量”主題手抄報、《河源非物質文化遺產(chǎn)》文博講座等形式豐富的文博活動,讓市民游客切身感受到來自博物館的力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