育才造士,為國之本。思政教育是青少年教育的重要內容。為推動博物館的文物資源與高校的思政課程體系有機結合,6月26日,河源市博物館與河源開放大學、河源市職業(yè)技術學校共建思政教育實踐基地正式揭牌。
根據(jù)共建協(xié)議,雙方將構建“資源共享、人才共育、課程共建”的立體化合作模式,推動博物館化身“第二課堂”,為學校提供思政教育實踐場所和教學素材,同時加強雙方在科研、展覽活動等方面深度聯(lián)動,推動學術成果轉化為育人資源。
左圖:河源市博物館館長杜衍禮致辭
右圖:河源開放大學、河源市職業(yè)技術學校校長張東輝致辭
▲河源市博物館館長杜衍禮與河源開放大學、河源市職業(yè)技術學校黨委書記楊建平共同簽署合作協(xié)議
“博物館+高?!睂⑿纬删哂袆?chuàng)新性和示范性的教學模式。把思政教育從教室搬到博物館,讓學生們在觸摸歷史、感受文化的過程中,潛移默化地接受思想的洗禮與精神的滋養(yǎng)。這種“行走的思政課”,打破了理論與實踐的壁壘,使思政教育變得更加可感、可知、可觸,將極大地提升思政教育的實效性與感染力。